?
徐楚炘展示自己的印章。
“我一共刻了1000多枚印章,每刻一個章子,我都會在這個本子上印一下,留個紀(jì)念,1000多個印章滿滿的都在這89頁紙上面。”清明節(jié)前,衢化昌苑社區(qū)居民徐楚炘向記者展示了他珍藏多年的印章,“這個印章還沒有刻完,是個半成品。”徐楚炘一邊說著,一邊拿起刻刀,現(xiàn)場刻了起來。
“我次刻章大概在16歲,是上個世紀(jì)六十年代的事情了。”徐楚炘說,刻章純屬個人喜好,“一個章子沾上印泥然后就可以印出一個字體,那時候覺得特別神奇、特別有意思。”從那以后,他就開始自己琢磨刻一些簡單的東西。比如大的字體,大的圖案。后來越刻越多,越刻越小,當(dāng)然也就越刻越精了,名氣也越來越大,上門找徐楚炘刻章的人也多了起來。慢慢地,他開始刻一些比較實用的印章。
“刻章是我的一個愛好,不管是為單位刻章還是為個人刻章,都是免費印刻,材料、工具也都是我自己的。”64歲的徐楚炘笑著說,他刻章從不收錢。而且由于刻章技術(shù)好,他對材料并沒有特別的要求,像牛角、象牙、琥珀等這些高級的材料,他可以刻,而像木頭、石頭、有機玻璃甚至是牙刷柄這些普通的材料,他也可以隨手拿起來刻。
徐楚炘印象深的是上個世紀(jì)七八十年代,蘇州某個“評彈”劇組來衢化演出,由于只演出一兩場,當(dāng)時沒有準(zhǔn)備專門的評彈票。于是劇組找到他,讓他刻一張“評彈”的印章,然后把印章印在電影票上面,充當(dāng)評彈票。
徐楚炘刻的印章內(nèi)容五花八門,所用材料也形形色色。
此外,單位用章、私人用章以及學(xué)校、醫(yī)院里的章子徐楚炘都會去刻。比如學(xué)校里面的“及格”“不及格”等章子,他都樂意刻。“只要有人找我刻章,我一般都是有求必應(yīng)。”徐楚炘說,年輕的時候一天可以刻好幾個印章。對于有些要得比較急的章子,要夜里加班刻,而這些不收一分一毫的工作他卻樂在其中。“記得當(dāng)初為衢化報刻報花的章子時,就是連夜趕出來的。”由于長期刻章,他的左手拇指和食指都結(jié)了一層厚厚的老繭。
“在刻章的過程中,我琢磨出了很多好玩的東西。”徐楚炘說,剛開始的時候,不會寫反字,他就用鉛筆把字寫在蠟紙上面,然后再把蠟紙反過來,就成了正字。再后來,他把字寫好之后,用鏡子照一下,哪個地方不對,再作修改。“我特別享受琢磨刻章的這個過程。”
“我還自制了兩把刻刀,這兩把刻刀是我在1971年的時候制作的,一直用到現(xiàn)在。”徐楚炘說,“我的刻刀主要材料是彈簧鋼,制作也很簡單,把彈簧鋼燒紅、拉直、打扁然后磨平就可以了。”工人退休的他還以較專業(yè)的知識向記者介紹,之所以用彈簧鋼做刻刀,是因為彈簧鋼里面的元素比較適合,刀既不會太硬也不會太軟,在刻章的時候比較好用。有些材料含碳量較高,制作出來的刀較硬,在刻章的時候容易崩裂,有的材料含碳量較少,制作出來的刀較軟,在刻章的時候容易卷。
“現(xiàn)在年齡大了,章子刻得少了,像牙刷柄這樣字體特別小的章子,要戴著眼鏡才能刻。但是只要有人讓我刻章,我還會毫不猶豫地答應(yīng)。”徐楚炘說。
?